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坚定跟党走、奋进新时代,3月24日、3月26日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何晓华与院长何亦名分别以“教育强国建设下青年大学生的使命担当”和“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协同创新生态提升广东战略新兴产业全球竞争力”为题开讲2025年春季学期“思政第一课”。学生党员、主要学生干部及22级劳动与社会保障2班学生共计100多名学生到课学习。

何晓华对“建设教育强国”重大命题和新出台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进行解读,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帮助青年学生明确“建成什么样的教育强国”与“如何建成教育强国”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他号召青年大学生在教育强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中一要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深刻认识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二要勤奋学习知识、提升能力本领、培养创新精神,将创新精神融入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努力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三要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努力向公管院的优秀师兄师姐们看齐,将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课程中,何晓华强调了我校正在开展的迎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要求党员同志和学生干部在工作、学习中率先垂范,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确保迎评工作深入推进,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全面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中展现新作为、新担当,肩负起学校赋予的重任,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何亦名借鉴杭州“六小龙”的实践启示,围绕广东战略新兴产业的机遇与挑战,讲解了协同创新生态的意义和广东构建协同创新生态的路径。他指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战略方向,广东作为全国经济第一大省,肩负着“经济大省挑大梁”的历史使命,在此进程中,青年学子既是见证者,更应是参与者、推动者。他指出,公管学子应通过整合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充分发挥自身在广东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中政策优化、数据分析和基层服务的“黏合剂”作用:一是开展地方产业政策研究,结合实地调研提出优化建议;二是运用公共管理数据分析技能,协助政府或企业建立产业数据库,监测发展动态并提出预警;三是深入产业园区实习,参与企业孵化、政策宣讲等,推动创新政策落地执行。他呼吁公管学子要以“国之大者”的担当,将个人理想融入广东发展脉搏,真正在时代浪潮中锚定坐标,以青春之笔绘就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画卷。
“思政第一课”在公管学子们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与会同学纷纷表示,要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立志担当大任,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公共管理学院 廖艾琳 冉美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