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国家公共治理领域改革发展需要,依托学校金融学科特色优势,以“城市管理”为特色方向,以满足华南地区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公共服务精神和综合管理技能,掌握公共事业管理基本理论和知识和相关领域的政策和方法,具备较强的组织领导和沟通协调能力,能够在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基层组织和其他社会团体从事公共管理或其他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师资团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现有专业教师8名,其中高级职称4人,中级4人,6人具有博士学位。团队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治理研究所,以城市治理为研究方向,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治理问题,努力打造湾区有影响力的城市治理研究中心,先后主持与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各层次项目约40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此外,本专业团队已打造了以《公共管理学》(省级精品课程)、《公共政策学》(省级教改课程)为核心的高质量专业课程群。
主修课程:本专业主修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政策学等专业基础课程。专业特色及方向课程包括:智慧城市概论、城市开发与管理、城市社区管理、城市科技创新管理、公共工程项目管理、非政府组织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金融学、会计学、大数据工具应用、智慧银行实验、python程序设计等课程。
专业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2005年开始招生,致力于培养“懂金融、善管理、精业务”的复合型创新人才,现为“校级特色专业”。2022、2023、2024年本专业均进入“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排名前20%专业排行榜榜单”,名次位居全校各专业前列。2024年本专业校友会中国应用型大学专业排名评级为B++级。本专业贯彻“重实践、求创新”的教学理念,校内拥有城市危机管理实验室、定量分析实验室、电子政务实验室,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有广州市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中心、广州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天河统计局等实习基地。另外,专业定期开展“学调杯”、论公行嗓、读书活动等专业第二课堂,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学生在“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国赛、省赛上获得多项殊荣,其中2020—2024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获得国家级和省级立项的数目达到20多项,位居学校各专业前列。
就业和升学:本专业历年平均一次性就业率在95%以上,专业毕业生主要为粤港澳大湾区输送优秀人才。毕业生主要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金融机构(银行、证券、基金等)就业,部分毕业生在公用事业、大型国有企业、世界500强外资企业从事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项目运营等工作。近年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升学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毕业生被录取高校既有境内“双一流”建设院校,如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也有境外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莱斯特大学、墨尔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世界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