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学科研 科研成果 正文

广东金融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能力分析报告

作者:公管系学媒中心时间:2019-09-16点击数:

为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规格的内涵,落实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CPE人才培养模式,继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切实落实我院“整改任务分解表中第35项任务——编制专业能力分析报告”,现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能力分析做如下报告:

(一)专业定位

1、本专业描述

公共事业管理学是一门跨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的交叉新兴学科。其培养目标是为政府部门及非政府部门公共机构、文化体育卫生管理等机构培养德才兼备及掌握新兴管理理论与技术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本专业主要为公共交通、城市供水、供电、供气、污水处理、公共卫生等行业培养公共管理人才;为政府管理部门、城镇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社区管理部门、物业管理部门、文化管理部门及中介服务行业培养高级应用人才。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现代管理、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一般管理方法,管理人员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训练,运用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能从事政府部门及非政府公共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技能与能力。主干核心课程有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组织行为学、公共经济学、政治学、信息管理系统、管理经济学、行政法学、公共政策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等。学制是四年。

2、国内或省内相同专业定位比较

目前我省内有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商学院等院校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中山大学体育公共事业管理(体育方向)专业定位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现代体育公共事业管理理论、体育理论的技术与方法,具备相应的经济学和法律知识,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业务能力强,有创新精神,能应用相关理论从事实际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培养在体育及相关领域从事行政管理和经营管理及本专业方向的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

华南师范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定位:培养具有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工作的高层次、复合型管理人才,包括政府机关公务员、非政府机构的管理人员以及政策分析专门人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定位:是旨在为社会公共机构、新闻媒体、中外企业、会展组织、中介机构、社区等机构培养熟练掌握现代管理理论与技术、懂法律、懂经济、懂国际规则、会外语、会电脑的高层次、应用型、涉外型的公共管理人才。

广东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文化产业方向)专业定位:培养掌握管理学、文化学、经济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宽阔的文化视野和现代管理意识,熟悉文化法规政策,具备较强策划、创意、组织、协调、决策、沟通与表达能力,能够在各类政府文化管理部门、文化事业单位、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从事文化管理与经营、市场营销与策划、文化贸易与交流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人才。

从以上四所省内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定位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四所院校都是根据自身院校的特点来进行专业定位:中山大学因与广东省体育局签订有关协议可以招收体育特长生,故其专业定位是以体育为基点进行公共事业人才的培养;华南师范大学依托“师范教育”的优势侧重培养在文教领域方面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则利用其“外语”优势重点培养懂国际规则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广东商学院则侧重文化产业管理方面。由此可见,我们学校研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定位时也应根据本院自身的特点进行扬长避短来确定专业定位。

3、我校本专业定位

坚持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针,以广东金融学院“教学为本,特色兴校,质量强校,科学发展”办学理念为指导,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立足广东,面向华南,侧重金融、经济、保险领域的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为宗旨,倡导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建立多样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通过具体的教学与实践活动,突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专业能力分析

1、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满足华南地区特别是广东地区经济发展,掌握公共事业管理学基本理论及社会学、法学等跨学科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德才兼备的应用型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学生毕业时一般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

2、人才就业岗位群

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以下方面的工作(但不限于这些工作)或继续学习:各级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中与公共事业相关的管理工作;科研机构中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工作;教学单位公共事业管理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企事业单位中与公共事业相关的管理工作;继续攻读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学位。

3、培养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进取心;(2)了解公共事业管理学科与专业发展趋势,有扎实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理论基础、基本技能和应用能力,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创新思维和公关能力,善于协调公众及社会关系,掌握系统分析、统计分析、调查分析、政策分析等科学方法,提高社会调查研究和公共事务的处理能力与决策能力,有组织、策划能力和应用电子政务及公务信息处理工作能力,具有质量管理,数据收集和处理,进行管理定量分析和统计分析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跨学科理论的同时,更善于从社会学视角解决公共事业管理问题;(3)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技能,能运用计算机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4)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符合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并具有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

4、课程体系

公共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经济学、公共财政学、公共政策学、行政法学、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社会学、管理定量分析、管理心理学、社区管理概论、社会工作学、管理信息系统、非政府组织管理、公共伦理学。

具体课程体系见附件一: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方案

5、毕业生去向与既定岗位群的符合程度

基本符合

(三)培养该专业能力的保障措施

1、师资力量保障

现有教职工20人,其中,专职教师15人,行政人员5人。另外还有兼职教师10人,客座教授3人。师资结构合理。从职称结构看:专职教师15人中,其中有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8人,助教1人,副高以上占专职教师的40%;从学历学位结构看:硕士学位以上占100%,其中具备博士学位的3人,在读博士3人;从年龄结构看:35岁以下青年教师8人。此外,有学术带头人1人,学术骨干4人。教授、副教授均为本科专业上课。

2、教学物资保障

公共管理系现有办公室10间,配备电脑20台,复印机1台,打印机3台,资料室1个,会议室1个,拥有图书、报刊资料2万册,以及教学录象光碟和多媒体资源一批,电子政务实验室1个(占地100平方米),实验室电脑40部,电子政务软件1套。此外,系里每年公费为每个教师购买专业书刊,人均费用500元,这些办学设施为教师从事教学和科研活动提供了基本条件。

办学经费:学院每年定额下拨到系部的经费。2005年在编教师每人600元,累计6000元。2006年在编教师每人2000元,累计20000元。学生活动经费按当年学生每生40元下拨,累计共9280元(至2006年1月止)。新专业开办费,专科每专业3000元,本科专业5000元,累计13000元。课件开发专项经费2006年立项10000元(未拨),精品课程建设经费15000元(未拨)。科研及有固定经费,按每年申报项目内容而定。近三年来完成国家、省和学院科研项目以及开拓社会横向课题累计科研经费总额1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