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生工作 心理咨询 正文

大学生角色亟需转换 职业心理辅导不可或缺

作者:时间:2020-03-27点击数:

大学阶段是学生从求学到工作的一个重要转折期,高校除了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还要帮助学生确定职业生涯规划和目标,协助学生就业。近几年,职业心理辅导在许多高校越来越被重视,尽管各高校都在利用各种各样的活动帮助大学生开展就业指导,但我国的职业心理辅导起步较晚,解决观念和心理认知问题的职业心理辅导工作依然任重道远。高校、个人和企业应该多管齐下,多头并进,弥补大学生对职业生涯心理准备的不足,帮助他们明确正确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避免走出校门时依然茫然和困惑。

高校要开展综合性职业心理辅导,扶学生跨上马,悉心送一程

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是高校就业指导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运用现代心理辅导技术和手段为大学生介绍职业分类、职业特点、职业要求,了解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预测职业发展,协助个人与职业匹配,提供人才测评,求职心理调适,介绍求职技巧,帮助职业适应以及启发自助的过程,具有针对性强、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特点。

职业心理辅导通常包括帮助大学生发现自我、认识职业世界、寻求职业匹配、促进职业适应等几个方面。高校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兴趣分析和职业生涯教育,帮助大学生了解自我职业需要,明确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可以通过各种职业测评和个性分析,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气质和性格,选择自己适合从事的职业,避免盲目就业;可以通过大学生活的行为分析和价值观引导,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能力,确定职业定位,选择最能发挥自己优势和潜能的职业。

当前高校做得较好的就是就业形势分析和就业信息发布,属于事务性就业指导,但是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需要深化的则是如何针对客观形势,引导大学生以发展的眼光、全面的视野去看待职业世界,调整就业期望值,避免走入误区,造成职业定位不科学。大学生职业定位是寻求个人最佳职业匹配的前提,因此非常重要。

职业心理辅导教师应该在全面分析大学生客观情况的基础上,帮助大学生确定科学的职业期望。当然,这种期望或者职业匹配不应该是唯一的,但必须是科学的、可行的。确定了职业目标之后,还要分析学生的优势和劣势,辅导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观念心态和习惯行为,逐步弥补自己未来从事该工作的能力不足,努力塑造一个跨出校门就能很快胜任预期职业的劳动者。

复旦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专家肖永春认为可以综合运用问题解决式、能力培养式、职业发展式、自我发展式等四种职业心理辅导方法。此外,如果条件允许,应该从新生入学起就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档案,整合班主任、辅导员、就业指导教师的力量,科学有效地帮助每一个同学尽早确定科学的职业规划,避免走入择业心理误区。特别是毕业前一年,应该侧重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并且就业困难的学生,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采取“一对一”的方式进行重点指导、重点服务、重点培训和重点推荐,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经济上、心理上、求职技巧上的实际困难。

学生要开展自主性职业心理调节,找准择业方向,勇敢走下去

高校职业心理辅导旨在协助大学生解决其在职业生涯中面临的职业选择和适应问题,帮助他们发展正确的职业理念,提高其自我决策的能力,启发他们从自身的愿望和特点出发,采取最佳的途径服务社会,并逐渐实现自我发展的最优化。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内因,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外因。要切实转变就业观念,调整择业心态,转变就业理念,实现职业理想,关键在于学生。在学校的引导下,大学生应该主动认识自我,了解社会,调整好择业心态,减小或者消除职业期望中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进入大学,大学生就要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和目标。本科毕业后是继续深造,还是选择工作?是自主创业,还是主动择业?目标不同,采取的应对策略和学习重点就不一样。如果目标是考研或出国深造,那么就侧重于相关知识的积累,辅以社会适应能力的实践;如果目标是毕业后尽快工作,那么就要全方位地提前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在就业指导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我评估、确定职业定位、明确职业目标、制定职业生涯路线、考虑实施策略并逐步进行评估与反馈。

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实际就是能力与素质的竞争。大学生择业成功的砝码永远是真才实学,只有具备较好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人才会成为用人单位追捧的对象。大学生一旦确立了职业定位,就要及时地补充知识,学习技能,积极通过各种社会实践和见习体验积累经验,迎接挑战。学会与人沟通,熟悉面试技巧,掌握应聘技能。这样有备而战,既能增强择业自信心,同时还可以为自己将来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奠定实践基础。

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不能否认大学生心理上会存在的一些焦虑、恐惧、自卑、盲从的不健康的心理。因为每个人的主客观条件不一样,而且面临从求学到工作的人生大转折,大学生求职时出现这样的心理困惑我们也应该给予理解。大学生本人也要及时寻求心理调适,通过与心理咨询教师或者心理医生的交流释放自己的压力,找回自己的平常心和自信心。学会科学地认识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正确面对成功和失败,坦然接受顺境与逆境,以积极的、健康的心态去看待整个职业世界和自己追求的职业目标,找准目标,坚定走下去。

企业要开展针对性职业心理引导,弘扬企业文化,帮助新人融进去

就业指导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活动,随着其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全社会参与的范围越来越广,更多的企业逐步承担起就业指导的延续性功能。近年来的职业心理辅导在许多企业特别是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中兴起。

拥有积极、高效、与企业价值观一致的员工是每个企业的愿望,可要实现企业的持久健康发展,需要员工的认同感和主人翁意识。为了达到这种和谐,企业就需要结合自己的企业文化,有针对性地对自己的员工进行职业心理辅导。美国著名的财经杂志《财富》指出:“没有强大的企业文化,没有卓越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哲学信仰,再高明的企业经营战略也无法成功。”健康的企业文化一般具有企业内部员工共同的价值观,是企业信奉并付诸实践的价值理念体系,具有心理激发力,维系着企业所有成员。

大学生作为刚从学校毕业的“企业新人”,角色亟需转换,目标更要重新确立,职业发展定位也要进一步调整,所以很有必要接受职业心理培训,从而树立职业化形象,及早进入状态,为公司提供高效服务。职业心理辅导可以帮助他们从工作心态、工作方法、人际关系、沟通技巧、个人素质、职业形象等多个方面来提升,从而尽早走向专业化、职业化。目前,在国外发展成熟的EAP---员工心理辅助计划,已被引进了苏州。部分大型合资企业为自己的员工购买了EAP计划,邀请有资质的心理专家进入企业,为企业管理者和员工提供个人心理帮助。心理学家舒伯认为,人的职业选择和发展不是特定时间出现的单一事件,而是人生持续不断的适应过程。所以职业心理辅导就要坚持发展性原则,对员工持续有效地加以感染和引导。对于老员工则可以从职业方向感、职业倦怠感、职业压力感、人际亲和感和组织归属感五个方面加以辅导,引导他们和企业共存同荣,让每个人的工作变得轻松、有趣和高效。